首页

吃黑冰女王的脚视频

时间:2025-05-26 09:52:43 作者:金价又冲高,加仓还是观望? 浏览量:11339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2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对于社会关注的地方债务风险、支持房地产发展以及保民生等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明显 可完成全年目标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我国财政有足够韧劲,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财政部2024年已安排1.2万亿元债务限额

  在发布会上,针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蓝佛安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50%,债务风险可控。

  2024年,财政部已经安排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下一步,财政部还将采取更大力度措施。

  财政部:将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蓝佛安介绍,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安排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支持“三保”

  在支持基层“三保”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8.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蓝佛安介绍,总的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2024年利用结存的债务限额,向地方下达了4000亿元的债务限额,用于补充综合财力,这对“三保”的保障是有积极意义的。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在支持金融发展发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银行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进一步增强核心一级资本提升经营的稳健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的投放能力,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的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经会同有关金融管理监管部门,成立了跨部门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补充资本的具体方案,各项工作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支持地方政府用专项债券回收闲置存量土地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支持房地产发展方面,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同时,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编辑:王琴】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文化中国行丨当节气遇上非遗:处暑过后,唱响舟山渔民号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们指明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方向。然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叠加共振,一些关键节点的“血淤气堵”会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疏通了这些堵点卡点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阳气生发”。

(新春走基层)福州:萌娃舞龙提灯闹元宵

从走势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我们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部分劳动者就业面临一些困难问题,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敦煌citywalk一日游,会体验到什么?

有记者提问:日前,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开启为期45天的海上调查。本航次的一大亮点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搭载来自五大洲的8名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如何评价中国开展科技国际合作的成果和前景?

第三十六届中国仿真大会在江苏扬州召开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中国邮政浙江省分公司原高级资深经理李金良接受审查调查

“现在拉萨火车站周边高楼林立,当初建站时显得宏伟的拉萨火车站似乎变小了,大家都说‘小了拉萨站,大了拉萨城’。”斯朗旺扎说,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开通后,一日双城的生活模式成为西藏人民的新时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